中石大為全球能源發展貢獻“上合力量”
發布時間:2025-09-02 | 來源:國際教育學院 | 瀏覽量: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同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海河之濱。截至2025年8月31日,上合組織有9個正式成員國、3個觀察員國、14個對話伙伴。
自1997年首批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入學以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累計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培養能源領域專業人才逾千人。20多年來,越來越多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留學生選擇來中石大學習,書寫了新一代能源相關專業的來華留學青年在中石大與能結緣、“和合”向上的獨特上合故事,也為全球能源發展貢獻了“上合力量”。
2024屆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哈薩克斯坦籍碩士研究生安璐,她的母親曾在中國石油阿克糾賓公司工作近三十年。為了投身能源事業,安璐2020年來到中石大開啟留學之旅。在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之后,安璐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入了來華留學生武術隊,參加了2023年首都高等學校第七屆來華留學生武術比賽、中國·徐州“絲路漢風”國際武術大賽、第五屆海南國際武術大賽等多項比賽,獲得中國·徐州“絲路漢風”國際武術大賽女子C組劈掛拳一等獎等榮譽。2023年,安璐作為中亞留學生的一員致信習近平總書記,表達了努力學習、加強合作、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復信中鼓勵他們為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安璐倍感榮幸,下定決心學習中國式現代化道路。2023年暑期,安璐參與了“躬身實踐啟真章 同心共筑南華夢”實踐團,前往云南省南華縣開展系列調研及實踐活動,將理論學習、參觀調研、實地走訪、支教實踐有機結合,同時立足當地特色,深挖內涵、創新載體,宣揚南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鄉村振興中的中國力量。未來,安璐將在中石大繼續自己的求學之旅,為推動中國—中亞能源合作貢獻力量。
2023級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馬努俊,是一名塔吉克斯坦和俄羅斯混血留學生,受中國政府獎學金絲綢之路項目資助來華留學。在開始本科學業前,馬努俊就與中國結下了深厚緣分。他曾在山東日照度過自己的中小學時光,少年時代,他與弟弟馬松作為代表參與了中宣部“解讀中國”工作室制作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題音樂短片《聲聲慢·致文明》。習近平總書記的復信讓馬努俊感到十分振奮,決定努力學習漢語和石油工程專業知識,為推動中國—中亞能源合作貢獻力量。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馬努俊也不斷加深對“鐵人精神”“石油精神”的理解。入學以來,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多項活動,包括70周年校慶文藝晚會留學生武術表演、春季運動會開幕式舞龍表演等。跨國的生活和成長經歷,讓馬努俊受到塔吉克斯坦、俄羅斯、中國這三個上合組織成員國不同文化的熏陶,熟練掌握了塔吉克語、俄語、中文三種語言。未來,馬努俊將繼續踐行絲路精神,講好中國、中亞故事,搭建能源合作交流橋梁,做好國際能源交流使者。
2023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塔吉克斯坦籍本科生邁賀,深受習近平主席重要復信精神鼓舞,選擇來中石大開啟留學之路。“習近平主席的復信讓我們感受到了重視和尊重。”邁賀說。來到中國后,他便喜歡上了中國文化。課余時間,邁賀努力提升漢語水平。入學后,邁賀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各類文化實踐活動中。在第二屆中華武術文化交流會上,他作為中外學生聯合表演團隊的成員,參與了舞龍表演。這段跨文化交流歷程,讓邁賀感受到了中外交流合作的磅礴力量。“各國之間的友誼是世界合作與安寧的基礎”,在面對人民日報國際記者采訪時,邁賀用這樣一句塔吉克斯坦諺語來闡述他視角下的中國—中亞關系。“現在塔吉克斯坦發展更快了,我們愿與中國青年一起創造美好未來。”未來,邁賀將繼續深入學習中國文化,為塔吉克斯坦和中國的文化交流貢獻更多力量。
油系上合,青鏈全球。學校將持續深化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能源、教育、科研領域的戰略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青年人才,繼續為全球能源發展貢獻“上合力量”。
(編輯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