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念念的中石大人,來了!
發(fā)布時間:2025-09-02 | 來源:宣傳部 | 瀏覽量:
9月1日,校園里青春洋溢,活力滿滿。2025級新生們從天南地北匯聚于中石大,即將在這片沃土書寫嶄新的人生篇章。
為了使新生更便捷地抵達學校,中石大分別在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朝陽站、北京豐臺站設(shè)置接站點,為新生們提供溫暖接待服務(wù)。
9月1日上午,學校黨委書記王同奇、校長金衍、副校長黃磊等前往潤杰公寓迎新點和學生宿舍迎接看望2025級本科新生。
在各學院迎新報到點,王同奇、金衍等親切慰問志愿者們,詳細詢問新生報到、入住情況。王同奇、金衍了解了各學院“一站式”報到流程、別具特色的迎新方式以及前期開展的新生入學教育等情況。
“激發(fā)同學們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興趣!”
在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迎新點,一批特殊的志愿者——機器人們上崗了。王同奇了解了機器人的多樣化功能與應(yīng)用場景,提議組織一場機器人表演活動,激發(fā)同學們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興趣。體驗過“機器人搬家”服務(wù)的新生王思宇表示,這項服務(wù)很便捷,希望未來在中石大能進一步體驗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wù)帶來的便利。
“校長在我的錄取通知書上簽名了!”
在地球科學學院迎新點,剛完成報到的韓暄和王軼銘主動報名加入迎新志愿服務(wù)隊,與志愿者一起迎接自己的新同學們。金衍肯定了她們的熱情,并在她們的錄取通知書上簽名,鼓勵她們繼續(xù)保持積極向上的青春朝氣,在中石大的滋養(yǎng)下成長成才。
“別有顧慮,好好學習!”
在綠色通道,王同奇、金衍了解了生源地貸款等貧困生資助政策,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新生們發(fā)放了學校精心準備的愛心禮包。在詳細詢問學生家庭情況后,他們鼓勵同學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別有顧慮,學校永遠是你們最堅實的后盾。”
“持續(xù)提升學校志愿服務(wù)的品牌影響力!”
在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咨詢點,志愿者袁潤秾向王同奇展示了學校志愿者服務(wù)保障鏈博會、中關(guān)村論壇等大型賽會的風采。王同奇肯定了志愿者們的奉獻精神,囑咐志愿者用心用情做好服務(wù),組織更多契合師生需求的志愿活動,持續(xù)提升學校志愿服務(wù)的品牌影響力。
“學校安排很周到!”
在潤杰公寓三號樓,金衍細心查看新?lián)Q宿舍門窗情況,并和新生家長熱切交流。來自福建的黃仕涵家長感謝學校的周到安排,表示一直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了解學校的發(fā)展成果,今天終于見到校長,很激動!金衍表示,學校將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助力大家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以青春奮斗踐行使命擔當!”
在潤杰公寓一號樓,王同奇與石油工程學院新生胡家棟深入交流。胡家棟表示,自己從小受家庭熏陶,希望將來投身祖國能源事業(yè)。王同奇肯定了他的選擇:“我們都是石油人,希望你們珍惜大學時光,夯實專業(yè)基礎(chǔ),錘煉過硬本領(lǐng),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能源戰(zhàn)略,以青春奮斗踐行‘能源報國’的使命擔當。”
“這里是石油大家庭!”
“這里環(huán)境很好,志愿者們也很熱情,像一個石油大家庭,讓人感覺很溫暖。”在地球物理學院宿舍,來自成都的新生王雅涵和家長向金衍分享了初入學校的感受。王雅涵表示,學校是石油行業(yè)領(lǐng)軍高校,希望在這里遇見更優(yōu)秀的自己。金衍勉勵王雅涵努力學習、增長技能,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隨時向?qū)W校、老師積極尋求幫助。
“盡早樹立專業(yè)理想,大有可為!”
“我們一定會牢記校訓,珍惜時光,勤學篤行。”在化學工程與環(huán)境學院宿舍,來自江西的新生汪澤瑞向王同奇表達了努力學習的決心。王同奇說:“化工專業(yè)是支撐國家能源與材料發(fā)展的重要支柱,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希望你們盡早樹立專業(yè)理想,增強專業(yè)認同感,不斷夯實專業(yè)基礎(chǔ),為國家發(fā)展作出貢獻。”
今天的校園里,歡聲笑語,有眾多有故事的“寶藏”新生,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誰 ,一起聽聽他們的入學感受!
經(jīng)濟管理學院新生 王靜怡
由于父母工作原因,王靜怡入學時間比同齡人早,從小學到高中,她始終是班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年齡差讓我更清楚自己要補什么。”為了實現(xiàn)考入中石大的目標,她摸索出“高效學習+定期總結(jié)”的方法:課堂上緊跟老師思路,課后及時梳理知識點,遇到薄弱環(huán)節(jié)立刻針對性補強。“那段朝著目標全力拼搏的日子,現(xiàn)在想起來特別充實。”
報到當天,16歲的王靜怡第一次走進中石大校園,被這里的氛圍打動:“校園比想象中還美,從校門口到宿舍樓,一路都有學長學姐主動上前,幫我搬行李、指導辦手續(xù),特別暖心。”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她雖略顯羞澀,但眼神里滿是對未來的期待。
“大學四年,我要不負時光,努力成長。”站在新起點,王靜怡已經(jīng)做好了規(guī)劃,她期待在中石大的校園里,繼續(xù)以自律為筆,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當報到日與生日重合,青春便多了一份特殊的驚喜,領(lǐng)取到的不只有學生卡,還有獨屬于自己的成長日記。
地球物理學院新生 李錫釗
對李錫釗而言,報到日是雙重驚喜——既是踏入中石大開啟大學生涯的第一天,又能與父母、姐姐相伴。他陪家人漫步校園、吃生日餐。報到當天,他收到了輔導員與學長學姐的祝福,在潤杰展示牌前留下紀念。站在新起點,李錫釗許下愿望:“希望在北京、在中石大,成長為獨立自信的自己,勇敢擁抱每一種可能!”
化學工程與環(huán)境學院新生 晉敏朗杰
對晉敏朗杰來說,這一天意義特殊——既迎來新歲,更以報到的方式開啟大學生活的成長體驗。
不同于以往和家人過的生日,這個夜晚,他與哥哥聚餐慶生。“有種‘長大’的實感,這一天不只是生日,更是人生新階段的啟動鍵。”晉敏朗杰說。
面對新環(huán)境與旅程,他滿懷信心,直言未來會追隨心中所愛,在大學蛻變得更自信、獨立。
經(jīng)濟管理學院新生 茹荷婭·努爾巴合提
哈薩克族新生茹荷婭·努爾巴合提從新疆乘飛機到北京,與高中同學一同到校報到。
報到當天恰逢她生日,收拾行李、整理床鋪、購置物資……雖忙碌一整天,但看著親手打理的整潔宿舍,她由衷地開心。
站在人生新起點,茹荷婭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她希望帶著校園新鮮感開啟新歲,學好專業(yè)知識、參與社團、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堅持運動,還常和家人聯(lián)系,努力度過充實的大學生活。
三代人與石油有著不解之緣,她的父母便是在油田相識相戀,石油成了維系這個家庭的紐帶。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學院新生 陳潔茹
她的祖父轉(zhuǎn)業(yè)后投身石油事業(yè),父親與姑姑們緊隨其后,在荒山野嶺間扎根。兒時的陳潔茹隨姥姥生活,父母在野外工作,每上20天班才能回家陪伴她10天,還常特意調(diào)班錯開時間,只為多些相處時光。起初父母離家時,她總哭鬧著挽留,后來漸漸習慣,只剩默默在門縫后目送背影遠去。小學假期,她在油田見證了父親的堅守:深夜接到緊急電話后,父親奔赴管線解堵現(xiàn)場,卻因電焊事故臉部燒傷、睫毛脫落。可他休養(yǎng)沒多久便重返崗位,只說“生產(chǎn)不能停”。
如今,油田的藍色工衣已換成紅色,石油人的執(zhí)著卻從未改變。陳潔茹考入相關(guān)專業(yè),不僅要接過父輩的接力棒,更要用新知識為石油事業(yè)注入綠色活力,讓這條承載著三代人汗水與信念的道路,通向更敞亮的未來。
入學前,他的體重超標,他下定決心開始減重,通過參加學校暑假訓練營減重20多斤。
石油工程學院新生 胡浩然
晨光初照,我拖著行李箱站在中石大校門前。心跳快了幾分——這就是我無數(shù)次想象過的地方,我人生的新篇章,正在這里翻開嶄新的一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熱情的學長學姐,在炎熱的天氣里,穿著厚厚的玩偶服,只為給學弟學妹們留下一個難忘的報到回憶,記錄下人生的珍貴時刻。
步入中石大,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搜尋健身房、運動場地等。未來,我將繼續(xù)不斷加油,讓自己有標準的身材,在大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工智能學院新生 萬坤
懷揣著對大學生活的期待與向往,我踏入了中石大。和媽媽一起漫步在開闊的校園里,我的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希望未來四年我能在這片土地上汲取養(yǎng)分、追逐熱愛,讓熱烈的青春在充實的大學生活里綻放光彩!
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新生 王浩洋
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來到了中石大。校園風景如畫,食堂飯菜香甜,在這里學習生活讓我倍感幸福,期待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
外國語學院新生 張睿佳
剛到學校感覺特別新奇,報到的時候人特別多,我正愁著這么多行李怎么搬到宿舍,就有兩個學長學姐朝我走過來,幫助我一起搬運行李。當時我特別感動,心里暖暖的~期待在中石大的四年大學生活!
經(jīng)濟管理學院新生 劉松筱
在爺爺奶奶和媽媽的陪伴下,我來到了中石大,我們攜手漫步在校園中,心中滿是家人陪伴的溫馨和對未來大學生活的期待。
青春的注腳在此刻落筆,未來的畫卷在此時鋪展。2025級新同學們,愿你們在中石大的每一天都充滿發(fā)現(xiàn)與喜悅,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自己。乘風而起,踏浪而行,奔赴青春的詩和遠方。
(編輯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