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主辦2025年第四屆中國油氣人工智能科技大會
發布時間:2025-08-08 | 來源:石油工程學院 | 瀏覽量:
8月1日至2日,第四屆中國油氣人工智能科技大會在京舉辦。會議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教育學會數智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石油勘探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中心、中國石化勘探開發數智技術重點實驗室、油氣資源與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油氣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聯合主辦,以“AI 驅動油氣產業發展與變革”為主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油氣領域的創新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教授蘇義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教授李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李根生和張來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劉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油集團教授謝玉洪,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斯塔萬格大學教授容淳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金衍等500余名來自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在現場參會,超過4萬人通過立方石油視頻號、寇享學術等直播渠道線上參會。大會開幕式由劉合主持。
金衍致開幕辭,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變革油氣行業,從中國石油、華為、斯倫貝謝等公司發布油氣大模型,到生成式AI在勘探、鉆井等領域的應用,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希望未來構建能從真實作業中學習、進化的“油氣工業智能體”,實現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金衍介紹了學校在油氣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成果,表示學校在全國能源領域高校中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設置了油氣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發起成立了油氣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打造了行業智能化創新示范平臺與人才培養基地。他呼吁各方深化開放交流和協同創新,以智能化技術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對氣候挑戰。
大會主論壇由蘇義腦、謝玉洪主持。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延長石油、斯倫貝謝等單位的23位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議題作大會主旨報告。其中,李陽就“數智化賦能油氣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展開分享;劉合對“AI for Shale——頁巖油大模型建設的挑戰與展望”進行深入剖析;李根生(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宋先知代講)帶來“油氣人工智能研究進展與展望”;張來斌就“油氣生產安全運維大模型初探”發表見解;容淳銘以“數字化海底及人工智能輔助下的決策”為主題進行闡述。
大會同期舉行了2025中國油氣人工智能科技優秀案例頒獎儀式,46個優秀創新案例從眾多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展現了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最新成果。
大會設立了九個學術分論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延長石油、振華石油、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等企業和高校代表帶來了120余場學術報告,其中包括22個特邀報告。報告涵蓋了智能探測、智能鉆完井、智能壓裂、智能油氣田、智能儲運管網、智能煉化、特種機器人與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理論與大模型以及工業軟件等多個領域,展示了我國油氣人工智能技術在提升行業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本屆大會為產學研各方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臺,也為推動我國油氣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編輯 李煜)